2009-03-06

林口台地觀音山

林口台地觀音山 [75p]







四百萬年前,觀音山林口台地原本只是古新店溪和古大漢溪海濱一片平坦的沖積平原而已,由於60萬年前造山運動而發生地層下陷,使得台北盆地陷落而林口台地昇高,造成大漢溪於石門九十度轉彎,基隆河在瑞芳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於台北會集成淡水河入海。經過60、50、20萬年前三次的火山爆發堆積,慢慢演變成現在觀音山的風貌。



觀音山猛禽

猛禽和候鳥一樣每到冬季就會往南方避冬,3-5月北返時
台灣墾丁是第一站,彰化八卦山是第二站,觀音山是最後一站,所以觀音山便成為北部最主要的賞鷹點,據台灣猛禽研究會的調查全台曾經發現的三十幾種猛禽,觀音山都曾出現過,數量不多但種類很多,主要也都是過境候鳥,常見的大冠鷲、鳳頭蒼鷹、松雀鷹則是住在觀音山的留鳥,一般來講大冠鷲體形較大也最常見 。



觀音山石雕公園的〈龍的傳人〉是石雕大師王秀杞先生的創作,是國內最大的石雕作品





觀音山遊客中心前身是觀音山風景區管理所,91年納入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遊客中心服務台提供觀音山旅遊諮詢及報章雜誌茶水等服務,展示館則提供觀音山文史生態
免費解說服務,簡報室可欣賞觀音山風景區的影片介紹,石雕公園的〈龍的傳人〉是石雕大師王秀杞先生的創作,是國內最大的石雕作品,這裡視野景觀極佳,可眺望台北盆地,觀音山相關的文化產業活動也都在這裡舉辦,是遊客必到之處。

服務電話〈02〉22928888







觀音山就行政區域分屬五股、八里及林口三鄉鎮,綿延的18連峰就如同羅漢向觀音朝拜般的矗立於淡水河口與大屯山相望,守護台北數百萬居民,民國80年省旅遊局成立了「觀音山風景區管理所」開啟觀音山旅遊事業的興盛,設立遊客中心提供旅遊相關諮詢服務並陸續建置了六條的登山步道,91年整併成為「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觀音山推向國家級的旅遊景點。是北部民眾一個登山健行休憩的好去處。































































































硬漢嶺是觀音山的最高點,高度616公尺,站在嶺上,全台獨一的360度視野景觀,從台灣海峽、十三行、八里左岸、淡水漁人碼頭、淡水捷運系統、紅樹林、圓山
飯店、101大樓、新光摩天大樓、新莊、板橋、林口、台北盆地盡收眼裡,這裡不論是白天的自然景觀或晚上的夜景,都是全台最美觀賞點,40分鐘的腳程絕對讓您驚喜,是此生必遊之地。






















觀音山登山步道

觀音山海拔616公尺,不算高且不陡,路程約40分鐘,非常適合一般民眾,所以一直都是大台北地區熱門的登山健行地點,北觀處目前在觀音山建置有六條登山步道

觀音山地名由來

觀音山古稱八里坌山、興直山、淡水山、橫直山。 而觀音山地名的由來,有六種說法:

一.地形論 係由西雲禪寺開山第一代祖師省源大和尚,受觀音菩薩托夢,由福建鼓山湧泉寺渡海來台開闢道場,宏揚佛法,從滬尾(淡水)上岸,便看到一座山如觀音菩薩跌坐,而十八座小山峰,神似十八羅漢正朝著祂朝望,如從北投遠眺則行如同觀音朝天,觀音山因此得名。

二.信仰論 據文獻記載觀音山最早出現於約150年前,但西雲寺、凌雲寺的歷史皆超過250年,且都恭奉觀音菩薩,拜觀音的山,故名。

三.風水論 係因對面為陽明山,都蓋別宿(管陽),而這裡都蓋陰宅是(管陰)閩南語稱管陰的山,故名觀音山。

四.景觀論 據傳凱達格蘭族形容觀音山多霧且濃,伸手不見五指,人走過會留下人影,(留影)族話叫(管應)故名。

五.生態論 觀音山是北部最重要的賞鷹地點,賞鷹人士稱觀看老鷹的山,故名觀音山。

六.神話論觀音菩薩為躲閉呂洞濱的糾纏,渡淡水河後化作觀音山,從此東西對望。

觀音山

交通資訊

汽車

1.五股交流道—八里方向--新五路〈107甲〉—成泰路〈107〉—左轉凌雲路〈5公里〉-觀音山風景區

2.關渡橋—左轉成泰路〈103〉—成泰路〈107〉—右轉凌雲路〈5公里〉--觀音山風景區

3.三重三和路—蘆洲三民路—成蘆橋—左轉成泰路〈107〉—右轉凌雲路〈5公里〉--觀音山風景區

4.林口交流道-林口文化一路-右轉中山路-左轉粉寮路(醒吾
技術學院)-民義路(北53)-觀音山風景區

大眾運輸

1.三重客運〈北門—觀音山〉北門—三重—蘆洲—成洲—觀音山〈開山凌雲寺終點站〉

2.淡水捷運--渡船--八里左岸-天后宮--假日免費接駁車---遊客中心— 開山凌雲寺



開山院 楞巖閣

開山院建立於大正15年,是本圓法師弘揚佛法及潛修之處,全院以觀音山石建造,仿印度式建築風格,院內有二座
日本石觀音及靈場建設紀念碑,入口處的低海拔銀杏是國內少見的國寶樹。

楞巖閣是第三代住持覺淨法師所創建,全院建材是以觀音山石,仿西方巴洛克及閩南式迴廊建築風格建造,是用來修行及招待賓客之用,院內古木參天與開山院並稱子母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